由表3可知,21份品种(系)铁含量变化范围为61.217~101.810μg/gDW,均值为85.220μg/gDW。在19份被测无性系中,有11个无性系(V15、V9、V8、V12、V6、V14、V4、V3、V20、V16和V19)的铁含量高于‘克新13号’,其中7个无性系(V15、V9、V8、V12、V6、V14和V4)的铁含量显著高于‘克新13号’;有12个无性系(V15、V9、V8、V12、V6、V14、V4、V3、V20、V16、V19和V13)的铁含量高于‘夏坡蒂’,其中8个无性系(V15、V9、V8、V12、V6、V14、V4和V3)的铁含量显著高于‘夏坡蒂’。
分别以铁含量为横轴,IPCA1为纵轴汇制成图1。
以横坐标为界,品种与环境的图标位于坐标轴的同一侧,可认为品种在该环境存在正交互作用,反之则存在负交互作用。品种的IPCA1绝对值越大,越容易受环境影响,反之越不容易受环境影响。本试验中V16和V1两个品种容易受环境影响;而V14不易受环境影响,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的试验环境。
本试验两个IPCA轴可共同解释铁含量G×E交互作用的99.96%,因此,两个IPCA轴比一个IPCA轴能更好的解释本试验马铃薯铁含量G×E交互作用。分别以IPCA1和IPCA2为横纵坐标制图2,品种(系)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比较品种(系)的图标离坐标原点的远近得出,离坐标原点越近稳定性越好,反之稳定性越差。V14离坐标原点最近,说明V14的稳定性最好;V16离坐标原点最远,说明V16稳定性最差,图2反映无性系的稳定性与表3中Dg值结果一致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相关链接:马铃薯,铁,环境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